事关教育、居住、收入…未来五年,浙江这样做!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对未来5年
浙江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
事关
义务教育段学生在城镇学校就读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等等大家关心的方方面面
下面几组数据
带你了解浙江城镇化水平
↓↓↓
2020年
浙江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7%
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城镇化率全国领先,人口市民化水平不断提升。浙江成为全国主要的人口流入省份之一,常住人口增量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前列。
202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17%,居全国第一方阵。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城镇落户条件全面放开,9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与居住证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省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以大都市区为引领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96:1,保持全国各省区最低。城乡治理方式迭代升级,政务服务事项率先实现“一网通办”,“浙里办”网上可办率100%,“浙政钉”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
特色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一批强县和特色镇。2020年中国百强县中,浙江占24席,数量居全国第一;深入实施小城市培育试点,60多个试点镇中,有48个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龙港实现撤镇设市。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十四五”时期
浙江将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
重点往下看
↓↓↓
“十四五”时期浙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75%率先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人口市民化。全省城镇化水平跨上新台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义务教育段学生在城镇学校就读比例提升至91%。
率先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的城镇化格局。以大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格局全面形成,四大都市区核心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75%;中心城市在统筹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杭州、宁波“双城记”进一步唱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竞争力、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杭州市区外,全面放开落户政策,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省城镇范围内逐步实行“户口通迁”。杭州市区调整完善以实际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为主要标准的积分落户政策。杭州市区以外城市和地区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载体的义务教育、就医结算、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性住房等制度,探索与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情况相挂钩的紧缺优质公共服务梯度供给制度。加快推行电子居住证,建立全省居住证互认转换机制。
完善“人地钱挂钩”激励性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与农业转移人口规模挂钩的政策,提高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率先建成更加宜居、更具韧性的现代城市。城市功能、服务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持续优化,城市韧性、魅力和活力充分展现,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49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率先踏上更为和谐、更趋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90:1,全省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占比不低于80%,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继续走在前列。
近十年来,浙江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呈现趋缓态势。今后一个时期,省内农村人口和省外人口还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但城镇化率不会大幅增长,预计将降至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劳动人口呈减量化、高素质化特征。“十四五”时期,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全省常住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随后逐年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将向“质量”红利转变。
布局:高水平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
以大都市区建设为引领,突出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强化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
化人:高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解决“人的身份和权益”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取向,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居住证制度,完善“人地钱挂钩”激励性配套政策,率先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之间身份平等、机会同等、服务均等、权益对等,推动人在城市的全面发展。
建城: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解决“人在城市生活更美好”的问题。
以“未来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化现代化国际化,提高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打造绿色和谐的宜居城市、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包容共享的人文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育产:高层次打造以现代产业为支撑的创新型城市,解决“人的创业和就业”问题。
聚焦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策源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地、升级版“双创”新高地,打造特色小镇2.0版,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带乡:高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人和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的问题。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有序开展省级城乡融合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着力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治理: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城市更智慧、人民更幸福”的问题。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推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建设,完善城市治理结构,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城市运营和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现代城市”这一概念是浙江对标现代化先行要求,率先提出的助力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一项具体抓手。其内涵特征就是建设“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活力”的五大维度城市。本次《规划》也将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作为浙江“十四五”时期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
更多新闻
来源:浙江新闻(id:zjnewsapp)综合浙江日报记者 王世琪 郑亚丽、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蔡璐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薛妍辰
关注!